各区政府,各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州市现代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3月4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决策部署,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和《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积极构建我市现代高端装备“链长制”工作机制,加快推动现代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高端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我市现代高端装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4年,将广州市打造成全国高端数控机床、智能装备、船舶及海工装备、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等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形成产业体系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到2024年底,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打造2—3个高端装备产业园。
(二)产业链条继续完善。在细分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关键环节抓补链,在强链控链中推动细分领域产业链向高端跃升,重点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自有品牌价值的大型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团)和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起着“补短板”作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
(三)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聚焦关键零部件及整机核心技术,推动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协同攻关,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形成一批关键核心领域高价值专利,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明显提升。研发制造一批技术国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行业主导地位和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品,研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超120台(套)。
(四)产业资源体系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的需求,加速提升产业资源体系适配性,技术、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配置更加科学。引导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辐射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发展;培育具备专业性和统筹协调能力的产业促进机构作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链主”,助推形成有效支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重点领域
(一)数控机床。
面向汽车、电子信息、航空、家电、新能源等领域,重点推动激光制造装备、精密数控磨床、超精密数控金属切割机床、数控光整加工机床、直线电机数控加工机床等整机及高端数控系统、激光旋切头、三维五轴激光无限旋转头、高速高精度电主轴、丝杆、直线导轨、刀具、密封等关键零部件及中高档数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开展超精密加工、复合加工、绿色润滑等基础技术及智能配套技术研究及创新。支持生产企业联合科研机构、用户企业等组织开展技术熟化、中试验证等工程化创新突破,提升关键领域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加快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应用。
(二)智能装备。
重点发展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以及各细分领域智能专用设备,聚焦突破减速器、伺服电机和系统、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和集成应用技术;发展应用于不同金属、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设备和专用材料。加快推动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装备、激光切割与焊接装备、新型智能物流装备等智能成套装备在汽车制造、医疗健康、建材生产、核电等领域的融合应用;重点支持半导体装备及仪器仪表设备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仪器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
(三)船舶与海工装备。
以打造高端船舶制造、工业级无人船、新型环保类电动船等高价值船用设备和配套产品为主,重点发展包括可燃冰在内的能源开采储运装备、资源开发利用装备、深海探测设备、海上作业保障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及关键系统;突破高端船舶设计建造技术、船体结构轻量化技术、船型优化节能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
(四)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
加快发展航空运输、航空制造、通用航空等相关产业,定向引进干支线飞机、公务机、直升机、无人机等研发、总装项目,重点扶持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及系统、航空新材料、飞机零部件等配套制造产业,培育民用航空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聚焦低成本高可靠运载火箭、互联网卫星星座、海上发射平台、航天商业化应用等核心环节,重点发展先进航天动力及矢量控制、新一代航天电子、低成本高可靠结构及分离、微小卫星、卫星导航等关键设备与系统,着力突破运载火箭重复使用、海上发射、中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太空互联网路由与安全等关键技术,积极推动卫星运营与应用服务、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全面促进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推动产业集聚。
落实广东省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任务,聚焦推动国家级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建设。支持黄埔、南沙、白云、番禺、天河等区建设高端装备产业园区,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促进各种生产要素集聚,构建跨界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对条件成熟的产业基地(园区),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予以认定或给予相应称号,提升园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梳理重点项目清单,优化产业用地供给和产业用地项目准入,在工业用地复合使用上探索工业、研发、办公等功能用途互利的用地混合布局、空间设施共享。支持市、区属国有企业积极收购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鼓励利用老旧厂房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或相关创新服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各相关区政府配合)
(二)做强产业链条。
支持建设高端装备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企业技术改造扶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瞄准国内外知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梳理全产业链招商清单,策划开展精准招商。围绕航空航天、卫星应用等新兴领域开展“建链”,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落地;聚焦数控机床、智能装备等产业链薄弱环节积极“补链”,引进一批带动性大、支撑力强、主导产业链升级的重大项目;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加强上下游合作“延链”,实现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增强产业链可控能力。通过优质公共服务“稳链”,支持建设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与检测、计量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产业链创新发展。对将高端制造、研发、采购、结算等核心业务落户我市的制造业总部企业,优先解决企业工业用地需求。对于市级重大项目,由市相关部门、落地区政府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提出支持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商务局、财政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各相关区政府配合)
(三)抓好企业培育。
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和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市区联动分级培育。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国内外并购、重组和战略合作,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支持高成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合作,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细分领域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对高端装备龙头和高成长企业增资扩产项目用地用房需求,优先在所在辖区解决,所在辖区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市层面统筹安排。引导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并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打造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商务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各相关区政府配合)
(四)聚焦核心技术突破。
依托高等院校、龙头企业高水平建设和引进一批产业支撑平台或新型研发机构,在数控机床、智能装备等高端装备细分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广东省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创新中心、广东省CPS离散制造数字化创新中心等建设,加快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与季华实验室加快实施“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计划”。制订《广州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推广应用支持力度,推动短板技术与装备进行“卡脖子”问题技术攻关。创新“首需求”装备企业与下游用户企业联合研制模式,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在应用中不断迭代完善。指导企业加强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分析利用,推动专利布局,发挥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作用,以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工作主线,构建高端装备领域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制订各级标准。(市科技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各相关区政府配合)
(五)加快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
围绕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企业,构建集智能装备、关键软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公共服务平台等多领域集合的产业生态。对接汽车、家电、家居、食品、服装、日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典型示范应用,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鼓励企业从技术上、产业上实现不同行业应用场景的创新发展与市场开拓,培育一批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批量定制、远程运维服务、新产品新模式等各类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示范工厂和标杆企业。支持推动工业软件发展,形成一批面向特定工业场景和特定行业的工业软件,提高基础工业软件及相关服务供给能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各相关区政府配合)
(六)加强金融要素支持。
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支撑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支持保险机构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性保险,鼓励定制商业航天“首发射”、出口产品信用等保险品种,助力高端装备企业研发创新;鼓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高端装备产业领域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鼓励高端装备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支持高端装备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转型升级。(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配合)
(七)实施人才引培工程。
鼓励并积极支持高端装备企业加大对高端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入户、人才绿卡、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个税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技术人才培训力度,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各类专业机构建设装备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鼓励企业和人才培养机构合力采取订单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方式培育工程技术人员,对培训合格的专业人才由相关机构出具资格认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卫生健康委、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市税务局配合)
(八)支持行业组织发展。
鼓励行业组织发挥资源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管理等咨询服务,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支持举办或组织企业参加装备产业领域的技术会议、论坛、产品展示交流、展览展销等活动,增强广州高端装备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强对智能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机构的培育,支持集群促进机构的自身建设和集群发展促进工作,切实发挥促进机构作为集群助推器的作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商务局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实施“链长制”,建立由市领导担任链长,各部门协同推进的“链长制”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现代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建立“链主”工作专班,完善高端装备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库,清单式攻克产业关键环节“卡脖子”零部件和技术(产品),加大对重点企业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跟踪服务力度,支持产业龙头企业与核心供应链配套联动建设产业园区,做好“链式”服务。加强与省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衔接,建立省、市、区和专业园区联动机制,强化优质企业梯度培养体系,开展精准招商,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商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各相关区政府配合)
(二)加强资金保障。
充分利用重大科技专项、产业化发展等财政资金,通过多元化扶持方式支持现代高端装备产品高端化、自主化、品牌化发展。参照《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推广应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粤工信规字〔2021〕3号),支持符合国家、省、市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内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对属于国家、省、市目录内的产品,按照单台(套)或单批次销售价格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各相关区政府配合)
(三)加强跟踪评估。
进一步完善高端装备产业统计口径和统计体系,建立企业基本名录,加强产业运行监测分析。强化优质企业梯度培养体系,加大对重点企业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跟踪服务力度。围绕重点领域的重点项目,强化项目责任落实和跟进,定期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绩效评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商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相关区政府配合)